高中生物必修一\高中生物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凯发官网k8
一、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如同打开生命奥秘之门的钥匙,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细胞这个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涵盖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生命历程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微观世界中生命活动的奇妙景象。
细胞的组成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碳、氢、氧、氮等元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了解这些元素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的化学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不仅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还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无机盐在细胞中起着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不同类型。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它们在细胞中具有储存能量、构成细胞膜等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等。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为 dna 和 rna 两种类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种类,有助于我们理解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如 α- 螺旋和 β- 折叠)、三级结构(通过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空间结构)和四级结构(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包括催化作用(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免疫作用(抗体)、调节作用(激素)等。了解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多样性。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核酸分为 dna 和 rna 两种类型。dna 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它携带着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分为 mrna(信使 rna)、trna(转运 rna)和 rrna(核糖体 rna)三种类型。
核酸的结构包括核苷酸的组成、dna 的双螺旋结构和 rna 的单链结构等。了解核酸的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核酸的功能。
核酸的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 dna 的复制和转录,遗传信息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翻译,遗传信息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它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含有遗传物质 dna。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等。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调控。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代谢过程。
胞吞和胞吐是细胞摄取和排出大分子物质的方式。胞吞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大分子物质包裹在膜内,形成囊泡进入细胞;胞吐是指细胞将大分子物质包裹在囊泡内,通过细胞膜的融合将囊泡排出细胞。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了解酶的本质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控制酶的活性,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
细胞的能量 “通货”——atp: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 的功能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它可以通过水解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也可以通过合成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了解 atp 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内的能量供应机制。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 atp 和 nadph。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它利用光反应生成的 atp 和 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增殖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它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是细胞进行物质准备的时期,包括 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等。分裂期是细胞进行分裂的时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差异。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正常现象。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特征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细胞的癌变:
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癌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等。了解癌细胞的特征和致癌因子,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癌症。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细胞的组成、结构、代谢和生命历程等方面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这些知识为我们后续学习生物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犹如一部生命的遗传密码书,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遗传和进化奥秘。它涵盖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规律。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即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再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最后得出结论。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科学家们对遗传因子进行了命名,将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称为基因,将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现型,将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了解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的本质。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然后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细胞的一半。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
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通过对蝗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观察,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他认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在配子中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发现果蝇的白眼性状总是与雄性相关联,于是提出了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假说。通过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摩尔根证明了自己的假说,从而确立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了解萨顿的假说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伴性遗传分为伴 x 染色体遗传和伴 y 染色体遗传两种类型。伴 x 染色体遗传又分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的多样性。
基因的本质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斯通过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死亡,并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 s 型细菌,从而证明了 s 型细菌中存在一种 “转化因子”,能够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通过将 s 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别提取出来,然后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 dna 能够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从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他们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然后将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通过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 分子的结构:
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 分子中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这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 dna 分子的稳定性。了解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 dna 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 的复制:
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dna 的复制过程包括解旋、合成子链和螺旋化三个阶段。了解 dna 的复制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携带着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基因的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是能够转录成 mrna 的区域,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着调控作用。了解基因的概念和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的功能和表达。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指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识别 dna 上的启动子,将 dna 双链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在翻译过程中,trna 携带氨基酸,与 mrna 上的密码子配对,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淀粉分支酶的合成与否决定的,属于第一种方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属于第二种方式。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性状的形成机制。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等;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唇裂、高血压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 21 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遗传病。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交育种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目的性强,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育种。缺点是育种周期长,需要经过多代的选择和培育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 x 射线、γ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性状,为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诱变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有可能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优良性状。缺点是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才能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的技术。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 dna 分子;dna 连接酶能够将两个 dna 片段连接起来;运载体能够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的获取可以通过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等方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 dna 分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可以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可以通过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 和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等方法。
基因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在农业方面,基因工程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在医药方面,基因工程可以生产出各种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在环保方面,基因工程可以培育出能够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他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在环境的影响下,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发达,不使用的器官会退化,并且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之间会发生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交配、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它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使有利变异在种群中逐渐积累,不利变异则被淘汰。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障碍而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只有当不同种群之间出现生殖隔离时,才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深入探讨了遗传和进化的奥秘,让我们对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内容,我们不仅掌握了遗传和进化的基本规律,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这些知识为我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如同一幅描绘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宏伟画卷,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生物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生命系统的稳态维持机制。它涵盖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在不同层次上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和相互影响。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理解细胞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调节物质;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淋巴是淋巴管内的液体,主要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在淋巴循环中起到运输物质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酸碱度通常由缓冲物质来维持稳定,如碳酸氢钠 / 碳酸、磷酸氢二钠 / 磷酸二氢钠等缓冲对。人体的正常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实现。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实现的,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例如,消化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并摄入氧气,循环系统运输物质,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内环境稳态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细胞能够正常地进行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同时,内环境稳态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维持酶的活性、维持细胞的兴奋性等。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其特点是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这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等。
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等特点。激素之间还存在着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典型例子。例如,体温调节中,寒冷刺激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同时还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防卫功能主要是抵御病原体的入侵;监控功能是监控体内衰老、损伤和癌变的细胞;清除功能是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癌变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包括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从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到温特的燕麦实验,科学家们逐步揭示了生长素的存在和作用。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他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包括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插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但在使用生长素时,需要注意浓度的控制,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其他植物激素:
除了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其他多种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例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脱落酸和乙烯在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了解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 nt = n0λt,其中 nt 表示 t 年后的种群数量,n0 表示起始种群数量,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在现实条件下,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 k 表示环境容纳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内部因素,以及食物、空间、天敌、气候等外部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群落的结构: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特征。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不同。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差异。
群落的结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它有利于提高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
群落的演替: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我们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能够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取能量;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它通常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措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在畜牧业中,可以通过合理放牧、科学养殖等措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等特点。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过程实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不断地被利用和更新,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等;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的信息,如蜜蜂的舞蹈、鸟类的求偶炫耀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例如,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猎物,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进而促使人们开垦更多的土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人口增长还导致能源消耗增加,排放的污染物增多,加剧了环境污染。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增长等。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如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间接价值(如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等)和潜在价值(如尚未被发现的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让我们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维持生命系统稳态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我们不仅掌握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还培养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知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